作者:原创 | 时间:2024-9-20 10:17:03
人勤春来早,功到秋华实。“新质生产力”在各地的新春“第一会”上频繁被提及,成为新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。其发展具有高科技、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特点,符合先进生产力的要求,正汇聚着创新的力量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于创新,加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。在未来产业布局、深化改革及绿色发展中,兼顾“创新”与“质效”,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潮流。
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为主要特征,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,而产业发展则是其重要载体。科技创新应推动产业转型,尤其是通过颠覆性和前沿技术,催生新的产业模式与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,并开辟量子、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的新赛道。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战略选择。需前瞻性布局细分领域,抢占先机,围绕创新型企业和市场导向,统筹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和人才链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,实现新产业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发展,确保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振,推动生产力跃迁。
增创新优势,全面深化改革,绘制新质生产力的“路线图”。新质生产力不仅表现在各要素的创新发展上,也体现在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上。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。因此,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是科技创新的任务,也是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。只有主动改革生产关系,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,才能赢得先机。深化经济体制、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的改革,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痛点与堵点,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,确保科技创新的畅通循环,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。
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市场,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,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推动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,从而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,畅通经济大循环,释放持久动能。在绿色发展方面,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,必须加速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,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。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,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愈发迫切。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道路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努力。我们应像珍视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坚决维护生态平衡。